正观快评:衡中学生“土猪拱白菜”是励志还是“毒药” (转载)

  • 2021-06-03 19:30
  • by 刘管家
  • 2566
  • 0
  • 0

  

近日,一段来自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的“励志演讲视频”火了。视频中,张锡峰情绪激昂、血脉贲张地吼道:“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城里的白菜!”

此言一出立刻遭至不少争议,且不说用“土猪”“白菜”这种带有特殊色彩的词,张锡峰在演说中透露的那种凶狠,那种不甘,那种野心,与其说是理想,不如说更像是欲望;与其说是“励志”,不如说更像是“复仇”。在他身上,能看到他的奋斗、他的努力,他对农村出身的鄙弃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但这种努力与渴望,却让我看到《红与黑》中于连的影子。

于连,出生于小城维埃尔的一个木匠家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辛苦地奋斗着,其间不乏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正当他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当然,沉迷于题海中的张锡峰也许不知道司汤达和于连是谁,这种和考试无关的“闲书”大概率是要被他弃若敝屣的。他在演讲中说的也很清楚,“高考报名之后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学生,而是考生”。在他眼中,学生的“学习”色彩已经褪去,“考试”才是唯一的目标和意义。

高考当然对学生至关重要,但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应试,还有价值观、志趣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些看起来和分数关联不大的东西却深深影响人的一生。马克思在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写道,我们只有努力为人群谋福利,才能真正肯定自己,才不会陷于沾沾自喜的肤浅满足。

其时同样17岁的马克思还提到,“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

而我们的这位张锡峰,之前就频频出没于公众视野中发表“励志演讲”,也因此有人觉得这种演说有夸大表演的成分。但很多时候表演多了,自己也相信了这种表演并沉醉其中。如果说这种演讲能鼓舞一些同学努力学习也是好事,但就怕这种极具功利色彩的“复仇主义”话语也影响到了别人,这种简单把城乡二元对立化的思维断不可取。

张瑞峰说自己来自农村,根本没有像样的教学环境,来到城市后发现和城里的同学格格不入,因此发奋进入衡水中学,立志“改命”。这种愿望是值得鼓励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他的思维显然出现了偏狭和异化。比如,他说“衡水中学的考生,河北省的考生,他们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都肩负着整个家族几个世代的期望,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衡水一中的学费每学期高达上万,“穷人家”还真承担不起,河北省的考生咋又都成了“穷人家的孩子”?

在他的思维中,还充满了对“普通人”的鄙夷和对名利的贪欲,“请你千万不要去做一个平庸的人,做一个普通人”,“总有一天我会站在金色的舞台上,聚光灯打向我,摄像机对准我,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我。我能站在台上侃侃而谈,此刻世界就只有我一人。”这种“野心家和演说家”的模样,让人感到不适。野心勃勃并不一定是坏事,但过于追逐名利和“白菜”却容易滑向错误的边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张瑞峰所痛陈的“乡下教育资源的匮乏”,在某种程度上恰恰与衡中模式有关,河北最优质的生源、最优秀的师资几乎被衡中垄断,乡下哪还分得到多少教育资源?正如一些人所说,清华、北大在河北录取人数,衡中占一半以上,难道没有衡中,河北人就考不上清华北大了吗?名额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机会应更平衡的给予其他市县。作为某种“既得利益者”,却把“乡下土猪”视为一种原罪,这恰恰是更可悲的。

编辑:梁冰 黄志航

统筹:王攀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