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深陷资源投入这个“无底洞” (转载)

  • 2021-07-10 18:11
  • by 刘管家
  • 1670
  • 0
  • 0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下家庭,普遍面临一种人生——教育双轨制之下的教育投资无底洞。

这是北京大学教授渠敬东的一针见血,而他在教育圆桌会议上,针对这一现状的发言是:

“当下中国社会的教育现状在于,一方面,国家教育体系不再担负起国家的职能和义务;另一方面又在允许庞大的资本市场攫取所有家长的经济资源,诱使家庭将绝大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教育中,所有家庭都被迫陷入了一个资源无尽投入的无底洞。”

“这就是今天中国社会的教育双轨制,而越是这样,我们的国家越是让孩子提早进入到残酷的竞争世界里。孩子们也从小就开始明白,我所拿到的高分,是用父母和整个家庭的资源换来的。”

公共知识分子,曾经一度是这个社会的良知和观察者。

他们负责监督、反思、警醒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给所有忙于生计而无暇思考的人们最明白无误的提醒。如此善举并非因为他们无事可做,而是身为知识储备者与时代洞察者的良知与责任。

而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说过:“知识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许,那就是变得犬儒。”

哈贝马斯一生求知欲超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追求科学和真理而来的一生。而这样的人生,也的确完美体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思想中的探索精神。

在哈贝马斯的定义中,犬儒主义不再是单纯脱离和反对社会传统,像狗一样过简朴朴素的生活;而是现代意义上,知识分子不再遵从和信任真诚、善良,并且对他人和社会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与行为。

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北大知识分子教授渠敬东,针对中国教育现状,讲出了他所能观察到的真相,以及真话。

显然,将“教育双轨制”这一现状讲出来,是渠敬东教授的良知,也是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眼界。然而,媒介在传播他的演讲内容时,着意将“家庭教育陷入投资无底洞”内容,放大并置于显著位置,却置演讲其他重要内容于不顾。

诚然,教育双轨制是渠敬东教授关注的,但如果纵观其演讲全文我们就会发现,渠教授提出问题之后,最希望强调和传播的,并非现状以及人们的种种焦虑,而是着重呼唤全社会将教育的关注点,拉回到教育本身。对此,渠教授在演讲中说:

1.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获得精神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2. 教育要回归到单纯朴素的心,为孩子注入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要能感召他们、唤醒他们。

3. 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孩子教技能灌输知识,而是要让他们保持对知识的纯真乐趣。

4. 当前中国教育彻底“竞争化”,这种竞争化,使得人人陷入“成为赢家”的单一目的里。

多数时候,社会中的信息都让人深感焦虑。

以营销为核心目的的信息传播,从来都将重点放在吸引眼球,制造情绪上,然后开始收割流量,将流量变现。从商业运作模式来看,似乎无可厚非。

但是从信息价值本身而言,总是将惊悚、情绪、压力传递、挑逗式消息置顶和放大,其后果就是深度扭曲和刺激人们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大众引入到了畸形发展的方向上。畸形发展状态里,大众对社会现象的讨论,不再是基于事实本身,而只单一聚焦于个体焦虑。

譬如国民普遍认为国家目前这样教育双轨制,使得家庭除了无止境投入,让孩子不停去补习班学习,强化竞争能力和心态之外,简直别无他法。因为你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整个陷入死循环无解状态。

其实,在大众被诸如此类的信息,搞得焦虑不堪时,现状其实并非无解。

如果细看渠敬东教授的发言,我们会发现,知识分子并不热衷于看到问题,提出畸形现象,而是更倾向于提出有效的,深至根源的解决方法。

大众普遍在思维上呈现出一个奇怪的逻辑:因为国家实行教育双轨制,所以才导致了家长们不断加大竞争砝码,让孩子参加补习班以提高学习竞争力。这种恶性现状的根源,是国家教育体制的问题,不是家庭个体的问题。

乍一看,似乎对。但是,这是错误逻辑的端倪在于:国家教育体制以及改革,往往是站在国与国之间、世界性竞争、时代发展需求的角度上,再根据本国教育发展现状和需求,来制定的大致方向与具体措施的。

因此,在此大框架之下,自然无法兼顾个体小家庭的需求。

如果简单将家庭陷入教育投资无底洞这一现状,完全归结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错,那么就是在认为国家教育体制能够面面俱到。但任何有逻辑常识的人都清楚,这根本不可能。

那么,当外界环境如此,千千万万家庭该怎么做呢?

关于这一点,渠敬东教授在发言中说得非常清楚: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我们的核心和重点,都是回归到教育本身上来。而无论国家教育制度如何变革,教育环境如何改变,家庭始终都决定和掌握着孩子的教育方向。

渠教授这话听着像推卸责任,很乌托邦,更接近于“快乐教育”主张。

但其实,他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在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前提下,全社会都应该把重心放回到教育的本真上来。而教育的本真本质是什么?

无非就是以人为本,以释放和引导学生天赋天性为主的启发式教育,而非灌输式、纯竞争式、应试教育。

对此,渠敬东教授说,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和知识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和态度。让他们知道学习是终身的,知识是让自己变得更为自由和广博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力、有主见、有判断力、有获得感的人。

学校、家庭以及学习,不是一个唯分数论的场所,人不能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万物不知,且失败后就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成为一个思维情感单一的“单向度”的人。

以上关于教育的本真,以及全社会和家庭该如何看待教育,实施教育的理念与措施,才是渠教授在发言中最想强调,最希望媒介传播,公众认可和知晓的。

然而,事与愿违。当下社会中传播最快最多的,始终都是教育投资无底洞的焦虑、无助与愤慨。

当个体(家庭)将自身在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上的缺失与无力感,转嫁到外部;当外界出于各种营销目的,将此类混合情绪以各种形式放大、膨胀、化妆以后,大众往往认为自己的感受很对,是一种集体共鸣。

可是,清醒者不会加入这种共鸣。因为,他知道这是思维和行为上的偷懒。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中屡屡提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试想看看,绝大多数家庭,认真评估、斟酌过自己对子女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了吗?

还是图方便随大流,人云亦云?我们可能都需要停止焦虑,静下心来想一想: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我们是否做到了坚持自我主张,并契合时代发展需求。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双轨制。

在国内看来是一种新生事物,但其实它由来已久: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英法等国,一早就把整体的教育资源分为了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两部分。

前者满足国家大多数人的高等教育需求,后者则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各行业高质量的精英人才,并且始终坚持两大原则:大众教育义务、免费;精英教育高阶、付费。

在此趋势下,教育演变成为个性化选择。每个家庭能做到哪一步,全靠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与钱多钱少无关。

最重要的是,加入家庭并没有能力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条件,那么,子女是否也能够懂得人生该如何活,自己应该如何在物质财富匮乏的情况也活得很快乐,并拥有自己简单而充满价值的人生。

毕竟,世界上也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毕竟,丰沛的教育资源,家世显赫,也难以担保人就一定拥有幸福和快乐。

我们很容易受限于财富、地位、资源、学历、知识,却忘记了人拥有这些东西的体验感,以及目的何在。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Weinstein, N., Przybylski, A. K., & Ryan, R. M. (2012). The index of autonomous functioning: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human autonom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4), 397-413.

[2] Lucia Nixon and Michael Robinson. 1999.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 Young Women: Role Model Effects of Female High School Faculty.” Demography 36(2): 185-194.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