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我们要恭喜那些彻底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转载)

  • 2021-07-30 10:02
  • by 刘管家
  • 1227
  • 0
  • 0

  

手机作为现代化工具,为了我们带来吃穿住行上的无数便捷,手机中的微信朋友圈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分享生活,了解别人生活的重要平台。

最初推出这个功能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到后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消失在了朋友圈,一年到头没有一天动态,甚至一直没发过动态。

在这个注重信息分享的时代中,他们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还会因此被贴上无数标签,譬如不发朋友圈代表着阴暗,代表着对自我的掩饰,不敢暴露在大众视野中。

一般而言,我们总是会对未公开,未得证实的无数事物加以无端得到猜测,因此在我们眼中,他们大多城府深,不值得深交,在这个社交泛滥的时代中,我想恭喜的并不是广交朋友的,活跃在朋友圈动态中的人,而是那些消失在朋友圈的人。

你有勇气消失在朋友圈吗?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伪装性,或许是为了让别人不担心自己,假装自己活得很好,或许是为了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假装自己功成名就。

每个人都有带上各式各样的人格面具(Personality mask)的倾向,人格面具的使用也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加适应社会与他人的期望。

而每个人所显露出的大部分行为举止,都只是想让别人看到的那一面,真正赖以生存的那一部分生活或许并不适合放在光明之处,供众人探讨。

自我暴露(Self exposure)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个体有意无意地向外界透露出自己的部分信息,自我暴露有两种好处,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能够较快地获取他人信任,同时也能给人一种透明,简单的感觉。

在朋友圈的日常动态与生活分享,就是一种自我暴露的方式,你能够表露出的一切信息都会影响到他人你的形象的构思,这种感知显得异常主观,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的信息有太大的局限性。

反观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只能够通过现实接触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已经失去了在朋友圈进行自我暴露的兴趣,也对别人眼中的自己毫不在意。

这就是他们值得恭喜的地方,他们活得更像自己,同时也活得足够清醒与自由,比活在朋友圈里的人更有勇气对抗天性中的“伪装”。

怎么理解乌合之众?

大部分时候,乌合之众是一群无知民众汇聚成的一个集体,他们有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他们有着整齐划一的标准,他们也有着整齐划一的偏见与无知。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去挑战他们,去挑战大部分人都认可的,都在做的行为,因此,为了减缓群体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为了获得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认可与尊重,他们可能会习惯于隐藏真正的自己去迎合群体的标准。

这就是群体效应(Group effect)。

而人的社会属性也决定了,我们在骨子里就会趋同于群体,原始时期适应群体的人才能有更高的存活率,现代社会中,适应群体的人才能被接纳。

不管是原始社会时期还是现代社会中,那些群体异类总会被排挤,被歧视,虽然现如今人的精神文明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接纳与对旧事物的解构。

正如前文所讲,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往往会贴上各种标签,并且大多是负面的标签,因为现在大部分人还是会发朋友圈,所以不发朋友圈的人才会被贴标签。

然而,对于这群特立独行的人来说,不管外界如何误解他,他也岿然不动,依旧走在自己的轨道上,过着自己的生活。

你觉得在你的生活中其他人扮演着什么角色?是为你的生活鼓掌的人,还是从无交集的陌生人?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追求一种复杂的社会认同感(Social identity),所以会觉得有车有房才算成功,所以会觉得异性相爱才是合理,同性相爱就是心理障碍。

这种认同感给予了我们对安全感与归属感的追求,同时也遮住了这个世界里琳琅满目的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与有趣的人。

如果你的生活还需要别人鼓掌,那说明你还是心理不够成熟,你在渴求别人的认可,这对于你来说是是愉悦的,这并不值得评判,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别人的鼓掌与认可,消失在朋友圈的人在认真的生活,生活所给予的喜怒哀乐已经被他们自我消化。

只有小孩子才会一直哭,一直笑,才会一直希望别人能够注意他,成年人的生活是沉默的,也是孤独的,成熟使人理智,也使人变得淡漠,如此才能与孤独共存。

消失在朋友圈的人正在步入人生的新境界,或许会迎来另一种蜕变,那些永远忠于自己的,足够清醒的人本来就活得让人羡慕。

马尔克斯(Marquez)在《百年孤独》中写到:“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将用寂寞来偿还”。

孤独是一个人生活的主色调,再了解的两个人都无法成为彼此肚子里的蛔虫,与自己和解的人,不会害怕孤独,也不会害怕被别人遗忘。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