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转载)

  • 2021-08-31 21:43
  • by 刘管家
  • 2670
  • 0
  • 0

  

1977年,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将一张激光唱片送入太空,希望能借此和其他外星高智慧生物进行交流。

这张唱片记录了当时所有的人类文明信息,其中就包括了名曲《二泉映月》,它是最早和太空打招呼的地球人声音之一。

而这首曲子的作曲人,则是大众耳熟能详的那个“瞎子阿炳”。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瞎子阿炳,被誉为最伟大的民间音乐家。他的创作是传统音乐的象征之一。

民间长期有种说法,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残害致瞎,阿炳本该成为中国的贝多芬。

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这是个饱受身体摧残,依旧善良勤奋,自强不息坚持完成了《二泉映月》的伟大音乐家。

只可惜生不逢时,在阿炳死后这首凄凉哀怨的旷世名作才走出国门,享誉世界乐坛。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阿炳的离世曾被视作我国乐坛的巨大损失。然而在诸多赞誉中,历史上真正的瞎子阿炳却依旧有着许多未解之谜。

让我们满怀敬意,一起来走进瞎子阿炳人生。

01

1893年,阿炳出生在江苏无锡雷尊殿的道门内。

他的父亲是这里的当家道士,本不该过着结婚生子的俗世生活。然而这位道门人却是个异类,他与当地一个秦姓寡妇私下同居,一年后便有了阿炳。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从一开始,阿炳的存在就写下了不为世俗所接受的命运。阿炳4岁时母亲被族人逼死,父亲无奈下只能把他送到乡下抚养。

长到8岁,做到道家主持父亲才能以收徒名义接回阿炳,把他带在身边教导。为了阿炳能识字诵经,还先送他去私塾上了三年学。

有趣的是道士居然还是当时民间音乐最大的传播者,做道士必须要精通音律,阿炳的父亲则是其中最有名望的人,还有个“铁手琵琶”的称号。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这种氛围下,阿炳理所当然跟着父亲还有庙里的道士学音乐。

或许是从小缺少家庭的关爱,阿炳天性不羁,不受清净寡欲的束缚,他的主持父亲又不得不对阿炳格外严格。

学击鼓,要迎着寒风击打石头来练习;

吹笛子,又必须在手腕挂上铁圈增加腕力;

拉二胡,得让琴弦留下一道道血迹才作罢。

就这样一点点抹掉了阿炳的童真稚气,让他熬出了一番音乐修为。不当道士也有本事自力更生,阿炳那时还以为这是师父对他这个孤儿的苦心关照。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02

1918年,雷尊殿的主持因严重肺病将不久于人世。

临死前他流着眼泪将阿炳叫到跟前,承认自己就是他的亲生父亲。阿炳长期受到偏爱的原因终于揭秘,他原来是道士和寡妇的私生子……这个俊秀的“小天师”受到重创,用后来人的话来说,阿炳开始犯错了,他竟然跑去烟花柳巷放纵自己,还染上了抽大烟的毛病。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阿炳父亲在世时,靠着一手演奏道乐绝技把寺庙经营得有声有色。可沉迷享乐的阿炳很快就因为患病导致双目失明,他的表弟趁机一点点骗走道观的香油钱,到最后干脆把整个道观从阿炳手里抢走。

被赶出门的阿炳,从当家主持到潦倒不堪的卖艺人,终于尝到了自己任意妄为的恶果。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常年抽大烟加上失明,阿炳早已从人人称道的漂亮道士变成了干瘦小老头,特别是他戴着一副墨黑镜片仿佛没有眼珠,在外游走总显得有些阴森恐怖。

周星驰电影《功夫》里有两个弹琴的杀手,就是参照阿炳的原型来设计的。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外人看来,阿炳是无锡古城里吹拉弹唱的古怪乞丐,哪知道他反而还比过去更加沉溺在音乐中……或许只有夜深人静后,那张躲在破毡帽的脸才会探出来感叹一番他遭遇的艰辛与坎坷吧!

03

因为样子太奇怪,阿炳最初的卖艺生活并不受欢迎,多数人听不懂又害怕他,见到阿炳躲都躲不及。

那时阿炳经常一个人坐在河边拉曲子,久而久之,光懂得伤悲春秋填不饱肚子,琢磨出门道的阿炳不再靠简单奏乐讨钱。

他每天流窜在各大茶楼、酒馆、烟馆,把听来的内容变成了押韵曲调。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没想到这样的方式居然大受欢迎,阿炳成了靠说唱新闻出名的大师,那时的老百姓都知道每天下午要去崇安寺听他说唱。

演的次数一多,阿炳拉二胡的技巧也随之出神入化,每次表演完他甚至故意不说话,讨喜地用二胡拉一句无锡口音谢谢来赢得满堂彩。

说来也有点命运弄人,阿炳的父亲最不希望儿子走上他的老路,但阿炳在40岁那年竟也与一名寡妇有了感情,他后来就搀扶着这个名叫董催弟的女子外出卖艺。

在阿炳弹唱时,董催弟负责对外吆喝,挣来的钱倒也足够两人生活。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可以说,在阿炳人生最窘迫的阶段,音乐是他唯一的续命符咒。

别的卖艺人都是坐着拉曲,只有阿炳边走边拉。那时无锡人不管在做什么,只要远远听到有二胡的声音,就知道阿炳过一会就要走过来了。

别看到阿炳穿得破,就以为他彻底成了叫花子。后来为阿炳留下重要录音作品的音乐教授杨荫浏证实,当年即便阿炳生活困难,他却是真正为了音乐才演奏。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人家主动要求他演奏阿炳才会奏乐,并且从不嫌钱少,就算不给钱他也很高兴,拉起曲子总是摇头晃脑,很是享受的模样。

04

一次偶然的演奏,才算真正引出了阿炳和音乐的佳话。

1949年,有位叫黎松寿的先生当时在南京古林寺音乐学院进修。有天天气特别冷,他想着活动活动手指便随意拉了一段曲调,没想到却被民乐大师储师竹听见了,马上冲出来问他拉了首什么曲子。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本地人黎松寿并没有在意,他们从小听阿炳早就习惯了,他只是笑笑解释,曲子没有名字,只是他们无锡当地的一个卖艺的人拉的,叫瞎子阿炳。

正巧杨荫浏教授也听到了这番谈话,他在抗战前还跟着阿炳学过琵琶,随口向黎松寿打听起阿炳的近况,在得知阿炳身体越来越不行以后,这几个人马上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为了研究民乐,杨荫浏让黎松寿抓紧时间找到阿炳,要把这段曲调记录下来,等有了录音机以后再想办法录音。

正是因为这几位有心的音乐家,后来惊艳世界乐坛的《二泉映月》才得以保留了下来。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杨教授带着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员一口气为阿炳录制了6首乐曲。

尽管阿炳的音乐才华已经被外界所发现,然而他的生活并没有为此得到改善。

1950年,阿炳编了首叫《金圆劵害煞老百姓》的说唱曲在当地传唱,结果地方官员以破坏国库金融政策为由,勒令阿炳不允许再上街卖艺,随后又把他送去戒烟所强行戒烟了2个月。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等阿炳被放出来回家后,整个人灰心丧气动不动就在家里砸东西发泄,连所剩不多的乐器也是抓到手就砸。

某天阿炳突然想弹弹三弦,取下来一摸才发现大事不妙,蒙上的蛇皮被老鼠啃破了。

卖艺的行当有个说法,如果乐器被牲畜毁灭,那就是天意不让乐师再继续了。

1950年12月,完成录音后不过三个月,阿炳的6首曲子终成绝唱,他因吐血而病故身亡。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05

阿炳之死,一度有好几种说法流传出来。

官方最可信的是认为他多年吸食大烟,身体早就被掏空,年纪大了难免出现问题,病死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另一说是他趁着妻子外出讨饭,用一根腰带结束了自己苦难的一生。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凭证。

他的遗孀董催弟也在阿炳去世29天后也永远闭上了双眼。不知道是否在另一个世界还在继续扶着阿炳卖唱。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很多人说,不温不火喜欢吃甜食的无锡人影响着阿炳创作了那么多温柔哀婉的乐曲。

在那副墨黑镜片之后,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没有表情的阿炳到底在想些什么,他生前还是去世后,注定变成了高深莫测的一部传奇。

有一点始终无法否认,那就是阿炳听到自己弹奏的音乐在钢丝录音机中播放出来时,欢喜地抱着录音机久久不松手,还招呼一边的妻子说,催弟,那是我的声音。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还有许多人想不到,瞎子阿炳的音乐会流传甚至影响世界至今。原本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只是无锡人最熟悉的那个阿炳。

1972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来到中国访问。国内为欢迎他安排了一系列名曲演出,唯独当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上场时,小泽先生采用了日本礼仪中最为尊敬的跪姿听完表演。

当时还有报纸记录小泽感动到留下了热泪。

逛窑子、抽大烟的“瞎子阿炳”,凭什么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遗憾的是由于当年技术不发达,阿炳最钟爱的《梅花三弄》一曲终是没能成功留下来。

1950年9月25日,在阿炳录音后第23天,他去了无锡牙医成立大会上表演,这是阿炳人生中第一次坐着演出,也是从这个时候,他和《二泉映月》牢牢占据了世界音乐殿堂的不朽地位。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