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高层是何体验?10年老业主浅谈亲身经历:5大硬伤下,住得闹心 (转载)

  • 2021-09-15 10:36
  • by 刘管家
  • 2303
  • 0
  • 0

  

文校长

如今高层住宅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诟病,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20-30年后,高层住宅将逐渐沦为“贫民产品”。

2015年之前,高层住宅一度是最受购房者青睐的住房之一。可随着时间推移,高层住宅的弊端也随之显现,例如电梯老化、设备维修等,对于高层住宅而言都将成为难题,而高层拆迁与旧改成本太高,未来极有可能会成为低收入者的主要聚集地。

除此之外,进入2020年以后,住建部多次提及“限高令”。2020年4月份住建部发布有关城市建筑管理风貌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于大城市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要进行严格限制,而对于中小城市而言,要以多层与低层住宅为主。

2020年6月,住建部再次下发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意见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在未来的县级城市建设中,要以6层的低层住宅为主,最高不得超过18层。

由于近年来受楼市红利影响,高层住宅迅速风靡全国,对于有人口支撑且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一二线城市而言尚且无可厚非,但对于土地资源充足的三四线城市,已经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背离。未来旧改、拆迁以及维修等,高层住宅极有可能将面临难题,所以出台“限跌令”的目的非常明确——防患于未然。

根据贝壳研究院公布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底,购房者对高层住宅的喜爱程度已经下降至32.8%,而多层与低层住宅一度逆袭成为最受欢迎的住房之一。

人们对于高层住宅态度的转变,一方面是由于2020年住建部两次提及“限高令”,高层住宅的建设难度增加,尤其是对于县级城市18层以上的住宅而言,未来的升值空间将会异常惨淡。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业主们渐渐意识到高层住宅所存在的弊端太多。对此一位居住10年之久的老业主坦言:当前的高层住宅几乎都存在5大硬伤,不仅舒适度较差,住得还闹心。

目前高层住宅主要存在哪5大硬伤呢?

1、业主对电梯存在高度依赖性。对于高层区业主而言,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如果没有电梯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满足。例如郑州暴雨停水停电,救援物资很难送达到高层居住区,业主们只能通过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渡过难关。

由于高层小区往往配置两梯四户制,电梯长期高负荷的运作,故障率自然会上升。如果在早晚高峰电梯突然停摆,等电梯的时间甚至能够比平时多出15分钟以上,非常浪费时间。

2、消防救援难度大。消防救援云梯的高度往往在50米左右,而常见的高层住宅往往能够达到100米以上,如果火灾一旦发生,业主只能通过自救逃生。

3、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大,缴纳费用多。一般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往往能够达到30%左右,也就说100平米的房子,在交房时就已经损失30平,按现在的市场价(1万元/平)计算大约30万元,所以“国民苦于公摊久矣”这句话并不为过。

不仅如此,虽然公摊面积是实实在在的损失,但所要缴纳的费用却一样不落,例如物业费、取暖费、维修基金以及后期的房产税与空置税等,都需要按照涵盖公摊在内的建筑面积进行取费。

4、高层住宅居住舒适度相对较差。高层住宅往往伴有高容积率,也就意味着小区内将会有更多的居民。例如最典型的北京天通苑小区,足以容纳上万人居住,一栋楼甚至能够容纳360户家庭。

高容积率小区在解决人们居住难题的同时,会暴露出许多弊端,例如小区环境乱、基础设施少、居住体验差以及园林绿化少等问题。这类高层住宅由于租金便宜,往往还会成为公司宿舍的首选。

由于人员嘈杂、流动性大,小区老化速度会非常快,尤其是经常运作的电梯设备等。由此看来,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生活,居住舒适度会相对较差。

5、水压、水质问题。一到用水高峰期水压低已经成为高层住宅的通病,位于30多层的业主经常会向物业投诉。虽然许多小区会通过二次供水的方式缓解水压问题,但如果不定时清洗水箱,水质很有可能会变差,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业主的身体健康。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奋斗一辈子可能只能买得起一套房,而选择什么样的房子,则成为人生中的一大抉择,如果一旦选择到像上述所讲的高层住宅,可能将会后悔一辈子,不仅舒适度差,住得还非常闹心。

综上所述,在购房时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谨慎选择,而低层与多层住宅相较于上述所讲到的高层住宅而言,不失为是另一种选择。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