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忠告:“孤房儿子笨,闹市出人精”,何谓孤房?社交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推手 (转载)

  • 2021-04-19 13:03
  • by 刘管家
  • 2016
  • 0
  • 0

  

《礼记》里有一句话,叫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后世也从这句话中化出了成语“孤陋寡闻”。其实民间也有类似的说法,只不过没有《礼记》里的话那么文质彬彬了,那句话是这样的:孤房儿子笨,闹市出人精。

两句话一雅一俗,表达的意思却很接近,都是说人需要社交,只有多与别人接触,才能拥有更多的见识,如果长期处于孤僻之中,见识就会越来越浅薄,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笨。《礼记》足可代表古代中国上层社会的观点,而民间的俗语自然也是下层社会观念的表现,可见中国古代社会里,从上至下,大家都很认同上面那种看法。

孤房儿子笨,闹市出人精,道理何在?

所谓孤房,指的就是位于偏远地带,且周边没有邻居的房子。住在这种房子里的人,平时除了自家人,就很难与别人交流了。因为古代交通基本靠走,现在开车半小时的距离,古代就要走好几个钟头,如果是山路的话,可能需要大半天。因此出生在“孤房”中的小孩,成长过程中必然缺少朋友玩伴,终日与数量有限的家人为伴,这正好应了《礼记》里“独学而无友”的状态,那么相应的,他当然也会“孤陋而寡闻”了。

至于闹市出人精,则很明显是用来对比孤房出笨儿的。闹市恰恰与孤房处在两个极端,成长于闹市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三教九流,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会很多为人处世的技巧,甚至是上不了台面的一些东西。久而久之,这些孩子长成人精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交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推手

无论是《礼记》里的雅言,还是民间流传的俗语,这两句话的真正意图,其实都是在劝导家长重视孩子的社交。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要想实现人生的成功甚至是圆满,就一定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人脉”。而积累人脉,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所以从小就养成了极强社交能力的孩子,长大后就越可能表现得有出息。对比孤房和闹市这两处的孩子,自然是后者更占优势了。

古代人尚且重视社交,现在人就更应该重视了,因为社交早就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完全脱离社交的人,被称之为“社死”,已经能算作一种死亡状态了。所以今天的父母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父母,甚至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留意了。

闹市出人精,却未必是个最好的选择

孤房儿子笨,当然是要极力避免的,毕竟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笨手笨脚的。可闹市出人精就一定好了吗?其实也未必,人精本身就不是什么好词,甚至有很强的贬义意味。而与闹市有关的词汇,诸如“市侩”、“市井小人”等,也都不是受欢迎的标签。

所以孤房固然不好,闹市也不见得就是孩子最适合成长的场所,除非家里是做小生意的,并且希望孩子将来继承家业。如果是这种情况,培养出一个人精孩子,确实是更有可能把家业发扬光大的。

孟母三迁才更值得家长们借鉴

孩子的成长环境并不是越热门、越杂越好,这个道理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明白了。孟子小的时候,一开始住在墓地附近,导致年幼的孟子整天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觉得这不是适合儿子成长的环境,于是就搬到了闹市。

然而来到闹市后,孟子又开始跟着市井小民学习起了做生意,很快就沾染上了市井习气,孟母看到后,又担心起儿子的成长,便再次搬家。这一次,孟母把家搬到了学宫旁,从此以后,孟子就开始学习文化和礼仪,并终于成为儒家里仅次于孔子的大圣人。

从孟母三迁的典故中就可以知道,闹市也只是比孤房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而已,而非最适合的环境。要想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把家安在闹市也是不行的,而应该安在文化气息更浓的学宫旁边,换到今天,就是高端人才集中的学区房了。

结语:

由此可见,今天的人热衷于炒学区房,实则与两千多年前孟母的育儿观念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去选择最优越的环境。唯一不同的是,孟母搬家很容易,今天的人们却很难了。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