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课本里的中国文明 (转载)

  • 2021-09-30 18:21
  • by 刘管家
  • 3491
  • 0
  • 0

  

来源:参考消息网

美国的中小学课本是怎样介绍中国古代文明以及中华文明起源的呢?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现代语言和文学系中国研究部教授刘敬辉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中小学教科书是从全球角度、以多线对比的方式简要介绍人类文明的多个起源——在同一历史时间轴上,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如何发生和发展。人类文明没有单一的主线。

因此,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在介绍中华文明起源时,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全球视野、对比互鉴;二是把中国作为亚洲的一部分;三是在文明起源方面,注重考古学证据。

肯定丝绸之路重要成就

刘敬辉说,在美国六年制的小学阶段,一年级到五年级并未提及任何中国历史,只是在小学最后一年(六年级)开始提及中国,涉及的历史时期被称为中国早期古代文明。

据介绍,在美国中小学教科书中,中国历史不是从夏朝开始,而是从商代开始。孔子是美国教科书提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至于汉朝,美国小学教科书概括说,汉朝大致与古罗马帝国同期,有四个影响深远的成就: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树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丝绸之路和佛教的传入。由于小学课本的这一“科普”,“丝绸之路”在美国民众中知名度很高。

美国小学教科书要求学生从地理、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早期中国古代文明,具体涵盖下列知识点:孔子的生活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基本教育理念;孔子时期普遍存在的政治和文化问题,以及孔子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始皇帝统一北部中国的政策及政治成就,建立秦朝;汉朝的政治贡献及版图的扩张。

至于唐宋元明,则被列入中国中期文明史,是美国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世界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教科书把元明时期中国和其他周边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国陆地和海洋的扩张列为重要知识点,把中国放在亚洲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国家间的比对研究。

改“四大发明”为“五大发现”

刘敬辉还介绍说,美国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没有使用中国常说的“四大发明”提法,而是把茶叶和四大发明相提并论,统称为“五大发现(discovery)”。

刘敬辉认为,在介绍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时,其实无需一味强调器物层面。西方历来对孔子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基于儒家思想的“秩序”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持续稳定,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贡献。中国古代文官考试制度也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曾经深为欧洲所追慕。

饶有意思的是,美国中小学课本介绍孔子,与中国的视角颇为不同。刘敬辉说,中国一向强调儒家的“仁”和“礼”,西方则重视儒家思想中的“秩序”观念。美国小学课本特别突出孔子个人和他曾经当过鲁国“司寇”的法官身份,把“司寇”直接译成司法部长,还列出孔子所主张的“五常”是哪五常,指出“五常”所涉及的五种人与人关系实际可归入两个范畴,一是在家庭里的品行;二是在社会里的品行。

此外,在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时,把法家、儒家和道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哲学,其中又把法家列在首位。教科书就儒家思想向学生提出的“基本问题”是:“孔子相信什么行动会带给中国秩序?”

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还指出,打压儒家的秦、元速亡,而秦之后的汉朝、元之后的明清,尊崇儒家并实现长期统治,反映儒家思想对社会稳定有序的贡献。

刘敬辉建议,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和创新,远不限于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在对外介绍中华早期文明时,不妨着重于“三突出“:一是突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二是突出儒学传统中的反省和思辨能力;三是突出儒学文明持续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刘敬辉还指出,美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及历史教学模式往往过多以美国的政治和国家利益为中心,对与美国利益不那么紧密相关的国家的知识内容相对忽略,是为弊端;但美国的历史教科书没有停留在历史知识的罗列,而是注重给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独立思考后的表达机会,重点考察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归纳分析能力和观点创新能力,是其可取之处。(文/徐剑梅)


注:本文来源: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评论